心理學傢:如果你很自卑,可能童年有過4種經歷,不是你的錯

“自卑的本質,源於對自己的不接納。”

九叔有一個朋友,他上學時成績前列,人挺聰明,但工作後卻屢屢碰壁,日子過得不如人意。我們都相信他有能力過好日子,可在他內心深處,卻認為自己是個無用之人。

我一直不理解,直到他跟我分享瞭自己的幾件童年。下面我暫且用小Z來稱呼他。

小Z讀幼兒園時,他爸爸和領導、同事吃飯,那天小Z和領導的小孩都去瞭,不同的是,領導對孩子滿目寵溺,而他爸爸卻讓小Z滾回傢”。

上小學時,小Z和同學有矛盾,他爸爸不分青紅皂白地罵瞭他一頓,結果是,他後來經常被人欺負,也不敢告訴父母,十分委屈。

至於“沒用的東西”、“你怎麼跟你媽一樣傻”等惡毒的話,小Z更是時常領教,從小聽到大。

成年後的小Z,心中一直對自己提出質疑:別人比我有錢,我自卑;別人比我好看,我自卑;別人比我能力強,我也自卑;別人的傢庭幸福,我還是自卑。

他總是忍不住將自認為不足的地方跟別人的長處作比較,盡管在我看來,小Z並不比同年人差,但他總是缺乏自信。自卑的本質,正來源於對自己的不接納。

一、自卑情結,在童年埋下瞭根

什麼是自卑情結?它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復雜情感。

有自卑感的人,往往會輕視自己,認為無法趕上別人。一方面,自卑的人是無法通過自我心理建設來表現出足夠的自信。另一方面,自卑感來源於“比較”,在和別人的比較中,感到自己的哪哪都不如人。

自卑情結往往由嬰幼兒時期的無能狀態和對別人的依賴引起,所以對人有普遍意義。尤其是父母,許多自卑者,多是由於父母過於嚴苛的教育,導致孩子失去信心,漸漸地選擇沉默。

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“教師”,什麼樣的教育,才會孕育出孩子的自卑呢?下面這些情況,不知有多少人經歷過。

1.經常打擊孩子

打擊式教育就像打碎一個玻璃瓶,即使可以用粘合膠縫補,但無論多久的時間,裂痕依然會存在。自己的孩子都看不到其閃光點,隻會一昧否定他,那麼孩子又從何處樹立信心?

2.有暴力傾向

這裡的暴力不管是夫妻之間,還是父母對孩子的暴力,都會讓孩子的人格產生變化。孩子長期處於恐懼之中,有著暴力留下的童年陰影,一想到便會不自覺的產生害怕情緒。

3.很少陪伴孩子

父母陪伴太少,孩子會失去安全感,若是遇到自己難以處理或害怕的事情,沒有得到及時鼓勵和安慰,孩子就會變得膽小、懦弱,時間久瞭就會形成自卑心理。

4.一刀切的節儉

有人認為孩子要“窮養”,讓他多吃苦,以後出社會才不至於被打壓。可現在已經不是人人窮苦的年代瞭,過於節儉,不舍得給孩子花錢,有可能讓孩子產生對金錢的過度渴望,從而走向一條錯誤的道路。

二、多數人隻體會到自卑的壞處

自卑情結非常復雜,有人就因自卑的性格而有所成就。阿德勒在他所著的《自卑與超越》中描述到,自卑情結對他產生瞭積極作用,正由於他的自卑,反而成就瞭他在心理學的成就。

或許有人認為自卑感是一種激勵,可以鼓勵人成長,但對於更多人來說,自卑帶來負面影響更明顯。

自卑感是產生自我封閉心理的根源,這種嚴重的心理挫傷會隨著時間蔓延、擴散,從而產生錯誤的心理定勢,引出人際障礙和許多行為上的困擾,妨礙與人相處,如工作上的交往、學習上的交流。

這種病態心理如果不能及時回到正軌,可能會危害終身。

三、自卑的人,如何治愈自己?

自卑感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,導致生活質量下降,而走出自卑心理的第一步,就是要學會更好地認識自己,瞭解自己。

1.認知法

正確認識自卑,我們需要問自己3個問題:

·為什麼會自卑?最開始導致自己自卑的事情是什麼?一定要刨根問底。

·我自卑什麼?別人會怎麼看?和他們確認,去面對自己的心理陰影。

·問自己,自卑對自己的影響?

2.作業法

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,全面辯證地看待和評價自己,從而發現自己的長處,將自己的價值放在擅長的事物上,樹立自信心。

3.環境感染

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,一個充滿友情的氛圍,選擇讓自己感到放松地朋友。在自己需要的時候,能有親人與朋友與自己及時的進行感情上的溝通、生活上的幫助。

4.鼓勵自己

善於運用表揚與肯定的方法樹立自己的自信心,若一件事感覺自己達成瞭目標,或表現得比以往好,要及時給予自己鼓勵。

自卑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事實,不是一種錯誤,它與生俱來,需要靠成長去控制、去抵禦,很難完全消除。即便如此,我們也可以轉變一種活法,讓積極心理壓制消極心理,學會和自卑做朋友,接納真正的自己。

當它在某一刻跳出來時,或許可以跟它說一句:你好老朋友,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。

參考資料:

[1]自卑感.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. 2015-08-12

[2]自卑感每個人都有,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利用它嗎?.心理FM .2016-01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