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歲男孩苦練架子鼓傷瞭聽力 專傢提醒:練習高分貝樂器時應戴上保護耳罩
7歲男孩卡卡(化名)勤練架子鼓半年,打鼓技能有瞭突飛猛進,沒想到聽力因此受到瞭損傷。3月3日是全國第22個“愛耳日”,武漢協和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傢在昨日義診時提醒,噪音對兒童傷害尤其大,練習樂器、玩玩具、去遊樂場都要註意保護聽力,別讓噪聲“偷走”兒童聽力健康。
“我發現這孩子反應變慢瞭,在傢時大聲說話才能聽見。”昨日,媽媽張女士帶著7歲的兒子卡卡(化名)趕到義診現場,擔心他聽力出瞭問題。原來,爸媽和卡卡說話時,他經常沒反應,總說自己“聽不見”,每次溝通都需要提高聲調或重復兩三遍。
武漢協和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肖紅俊教授接診後,嘗試和卡卡近距離溝通,在嘈雜環境下,孩子說“聽不清楚”。隨後,聽力測試結果證實,孩子已出現聽力受損。
小小年紀,聽力怎麼會“受傷”呢?肖紅俊詢問發現,卡卡從小喜歡音樂,節奏感也很強,為瞭發揮孩子的音樂特長,媽媽給他報瞭興趣班,每周末學習架子鼓。5個月過去瞭,孩子打鼓的能力有瞭明顯長進,可沒想到,聽力竟然出瞭問題。
肖紅俊教授詢問病情時發現卡卡練習時並未戴耳罩,推斷聽力受損主要由於打架子鼓時噪音太大,又沒有保護措施,從而導致瞭聽力受損。他介紹,玩具音量銳利刺耳、樂器聲音過大等,都超出瞭耳朵的承受范圍,這些都是兒童群體中常見的聽力損傷案例。
研究表明,因娛樂性噪聲引起的青少年的聽力損傷呈逐年上升趨勢。“在臨床,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因耳鳴、聽力損傷前來醫院就診。”肖紅俊指出,噪聲對兒童的危害更大,由於兒童的聽覺器官發育尚未完善,太大的聲音刺激會損傷稚嫩的聽覺器官,高音量快節奏的音樂會導致內耳微細血管痙攣,供血減少,從而使聽力下降,甚至損害內耳毛細胞造成噪聲性耳聾。兒童對聲音感知的靈敏度要高於成人, 超過70分貝的噪聲就會損傷孩子的聽力系統,當噪聲達到80分貝時,兒童就會出現包括聽力損失在內的各種問題。
“噪聲性耳聾一旦形成很難逆轉,傢長應引起重視。”肖紅俊教授建議,防止噪聲“偷走”兒童聽力健康,傢長在給孩子選擇玩具時,對於帶音量控制器的玩具,使用中要保證音量設在最低檔,對於有噪音的玩具,要把制造噪音的功能禁用或將噪音玩具在戶外使用;傢裡噪聲比較大的設備盡量不要同時開啟,並使孩子避免長時間處於嘈雜的環境中;盡量少帶孩子去比較吵鬧的遊樂場所,或縮短逗留時間,建議傢長帶孩子參加一些安靜的活動,去一些安靜的場所,如圖書館、美術館或博物館。
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傢使用,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