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回光返照”離死亡還有多遠?原來,這是器官在努力地挽回我們

剛過完年,讀者群裡卻傳來瞭壞消息,一名群友的外公因肝癌去世瞭。

她說,這兩個月外公吃不下飯,睡不著覺,渾身都疼。上周末,他突然下床走動,吃瞭一碗粉,還囑咐我註意身體,孝敬父母。

她當時還很高興,打電話告訴媽媽,沒想到媽媽聽瞭之後哭瞭。第二天下午,外公就去世瞭,後來她聽媽媽說,那是回光返照。

為瞭安慰她,群友也分享瞭自己的經歷。

“我姥爺去世前一天狀態很好,面色紅潤,食欲大增,結果第二天凌晨就不行瞭,我現在好想他。”

“爺爺臥病在床3個月,一天晚上胃口大開,精神也好瞭很多,結果兩天後就去世瞭。回光返照一般不會太久,出現這種情況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瞭!”

一、回光返照真的存在嗎?是否有依據?

回光返照”的意是,太陽落下地平線後,由於光線的反射作用,天空在短時間內被照得很亮。引申到人身上就是,人在臨死之前,精神會出現短暫性的興奮,同時伴隨病情好轉的跡象。

早在200多年前,國外的醫生就註意到瞭回光返照的情況,但缺乏相關的數據和報告。來到現代,不少研究證明,這主要是腎上腺素和三磷酸腺苷在發揮最後的作用。

腎上腺分泌的激素主要有皮質激素和髓質激素,前者具有抗炎癥、抗毒素、抗休克、抗過敏等作用,迅速緩解癥狀,幫助病人渡過危險期;後者可以使心臟興奮、血管收縮、血壓升高,讓昏迷的病人清醒過來。在臨床上,該類腎上腺素常用來搶救休克的病人。

此外,人體細胞還儲存有三磷酸腺苷(ATP),它在人類受到強烈刺激時,比如瀕臨死亡、病毒入侵的情況下,轉化為二磷酸腺苷,而這種物質可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,讓身體的力量突然增強、食欲增加、神志恢復清醒。

一旦患者的生命快要結束,在大腦的指揮下,身體會分泌大量激素和物質,並分配給身體的各個器官,使得病人處於短暫的清醒階段,具體的時間長短不一,有的可能幾天,有的可能隻有幾個小時。

此後,隨著能量消耗完畢,人最終走向瞭生命的終點。

二、出現回光返照,是否還能救活?

在沒有經驗的年輕人眼裡,生病的長輩突然好轉,可能意味是病情減輕瞭。但懂的人知道,這可能是回光返照,這種情況下,即便實施搶救,也不一定能挽回。

此時,病人各個臟器的損傷不但不可逆,而且程度已相當嚴重,身體好轉僅僅是激素在發揮作用。就像一根燃燒殆盡的蠟燭,雖然最後的燭光看起來更亮,可隨著蠟油的耗盡,燭光最終會熄滅。

人的身體也是如此,由於損傷程度嚴重且難以逆轉,即使此時進行搶救,也不會比其他時候概率更高。

三、這些表現,暗示“死亡”來臨

回光返照不是人人都有,它可能出現在器質性疾病的晚期患者身上,比如癌癥、糖尿病晚期等,這些病程相對漫長,患者經歷瞭由好到壞的過程,最後容易出現回光返照。而如果是急性發作的疾病,例如中風、心肌梗塞等病人,基本不會發生回光返照。

對人來說,生命是有機的整體,一旦進入倒計時階段,身體的各項機能就會逐漸停止運轉,出現“瀕死癥狀”。

1.體溫下降

隨著血液循環減慢,身體各個部位的溫度也隨之下降,此時要不要給病人增加衣服,並沒有統一的答案。

有些醫生認為,此時患者的知覺已經喪失,感受不到寒冷,添不添衣都不重要瞭。也有醫生認為,臨終前,傢屬和醫護應隨時觀察病人的情況,采取相應的措施。

2.臨終喉鳴

生命進入倒計時,患者呼吸也變得沒有節奏,喉部肌肉松弛,液體聚集在此處,呼吸會伴隨雜音。這種聲音會讓他人聽起來很不安,但患者自己往往已經感知不到。

此時,傢屬可以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,比如將患者頭部墊高,或是用濕棉簽擦拭患者幹燥的口腔。

3.疼痛

神經是最後喪失功能的,而有些病在最後也不會減輕,所以疼痛感會伴隨患者,直到死亡真正來臨。這種情況下,就要采取鎮痛的措施,比如癌癥患者可以使用劑量較大的鎮痛藥物,緩解痛苦,是一種人道的做法。

4.喪失食欲

隨著死亡的臨近,患者的食欲會逐漸喪失,這時如果強迫進食,會增加不適感。

5.聽覺最後喪失

研究認為,人的聽覺是最後喪失的,即使患者陷入昏迷,還是能聽到一些聲音。不過也有醫生認為,人在臨終之際,各種知覺都已喪失,聽覺自然也如此。但不論是哪種情況,彌留之際,傢人在患者身旁說出最後感受,也算是一種道別和辭行。

生命是一個過程,死亡也是一個過程,雖然後者很短暫,但我們都要經歷。親人生死之際,守在ta的身邊,或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瞭。

參考資料:

[1]毛伯根, 謝懿珍, 施永興,等. 臨終階段"回光返照"現象66例分析[C]// 第十次全國行為醫學學術會議. 2008.

[2]人在臨死前,真的會“回光返照”嗎?.騰訊醫典,2020.12.15

[3]善終也是一種權利.人民日報,2017.3.24